摘要Abstract
美国博物馆人群覆盖率高于中国,但免费博物馆比例低于中国。中国博物馆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主题多围绕文化、民俗、艺术,与抗战有关的革命、旧址、故居、民族、纪念类的博物馆常见。至2015年末,中国约每3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2017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北京开幕,高规格的展品吸引到中国大批博物馆爱好者前往参观,谁说中国人不爱逛博物馆?
中国有多少博物馆?2016年底,国家文物局发布《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这份全国博物馆的“户口簿”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4626家博物馆,约每3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名录请见《国家文物局最新发布,4624家博物馆等你来刷!》)
通过调用百度地理数据查询接口获取国内所有博物馆的经纬度,发现:胡焕庸线再度显现,博物馆数量遵循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的规律。如果你认为在中国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博物馆人均覆盖率越高,那么事实不全然如此。相关分析显示两个指标之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在经济越发达地区,博物馆数量可能就越多,相对地,1家博物馆的覆盖人群就越少。但是也存在着特例:比如天津市2015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0.7万元,排在全国首位,但是平均27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排名全国第12位。黑龙江省同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9万元,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但平均1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排名全国第7位。
内蒙古有198个博物馆,平均每12.7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居全国之首。河北仅有100个博物馆,平均每74.3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30万比1是什么概念?
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学会(IMLS)在2017年2月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财年第3季度,美国共有33072家博物馆,每9378位美国人就拥有1家博物馆,美国的博物馆人均覆盖率(博物馆人均覆盖率=博物馆数量/人口数量)约为中国的31倍。
美国博物馆文化由来已久,《华盛顿邮报》在2014年曾称美国的博物馆数量已超过全美星巴克和麦当劳门店数量的总和。
美国的博物馆主要分布在东西海岸,中部偏少,其中,美国东北部的博物馆非常密集,这一区域包含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纽约州,它们分别是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与中国的情况相仿,美国的人均州内生产总值和博物馆人均覆盖率之间保持中度的正相关关系,如果你希望去美国领略博物馆文化,那么不妨从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开始你的博物馆文化之旅。
除却数量和分布格局的差异,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造就不同的博物馆特色,从博物馆的名称就能够感知到这样的差异。财新记者对中美两国的博物馆名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在中国的博物馆名称构成词汇中,共有27个词出现频率超过30次。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数量也很多,而且主题多围绕文化、民俗、艺术。由于抗战时期对中华民族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之相关的革命、旧址、故居、民族、烈士等博物馆类型也比较常见。
美国的博物馆名称构成词汇中,取出现频数超过400次的词,可以发现美国的博物馆定义相对宽泛,除了中规中矩的museum(博物馆)之外,society(学会)、center(中心)、association(联盟)、gallery(画廊)、hall(大厅)等也都被纳入统计范畴,且以historic(历史的)作为前缀的词出现次数相当高。在数以万计的博物馆中,art(艺术)类型博物馆也占有较大比重,且有很多专门为children(儿童)设立的博物馆。
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学会(IMLS)2015财年第3季度博物馆全集数据
全世界的博物馆爱好者都希望博物馆能又棒又便宜。不花钱这件事在中国实现度非常高,中国的免费博物馆比例达86.2%,在北京,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知名博物馆都免费开放。黑龙江、江西、海南三省的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中国的大多数博物馆为国有(76.4%),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对博物馆提供财政支持,且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保证免费博物馆的正常运营。相应的,民营博物馆的存在感非常低。
美国的博物馆数量约为中国的7倍,根据美国博物馆协会在2013年的研究,美国免费博物馆的比例约等于无收入博物馆所占比例。通过推算,截至2015财年三季度,美国的免费博物馆只有三分之一(34%)。《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披露:被纳入统计的美国博物馆中,大多数博物馆的规模都非常小,很多博物馆类似于“家庭经营店”且收入甚微。IMLS的博物馆营收数据显示:约34%的博物馆并没有收入,同时有约10%的博物馆2015财年三季度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
位于营收贫富区间两端的美国博物馆究竟有何特征呢?财新记者进一步对这两类博物馆名称进行分词处理,发现无收入的博物馆主要是研究学会和历史类博物馆,且这些机构的立足点非常多样,比如研究某个county(郡县)的历史、某位人物的生平,或者关注特定的事物,如:lighthouse(灯塔)、fire(消防)等。
处于营收高端组的博物馆中有国人熟悉的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会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大都会博物馆为例,IMLS的数据显示2015财年三季度,大都会博物馆的营收约为15亿美元,大约相当于腾讯同季度收入的三分之一,相当可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Night at the Museum)的拍摄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同样处于这一组别。
处于高营收区间的博物馆多为艺术类,以gallery(画廊)和art(艺术)居多,且部分university(大学)博物馆收入也比较高,比如:Harvard University Botanical Museum(哈佛大学植物博物馆)、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Museum(华盛顿大学博物馆)。
对于今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已经布置了“全面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的任务,规划中进一步做出展望: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