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开幕,为期三天200余位嘉宾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全球著名博物馆等负责人,中方有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博物馆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参会。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已经将博物馆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此次论坛是落实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与加强博物馆与收藏及其多样性和社会作用的建议书》的第一次重大国际活动,将对推动世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中国各类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免费开放、满足民众需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作主旨演讲:博物馆事业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博物馆是人类文明之花,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精粹的殿堂。我曾经访问过近70个国家的博物馆,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物,闪耀着人类智慧的艺术珍品,展现出文化的辉煌和多样文明的魅力。”刘延东说,中国拥有5000多年不曾中断的文明传承,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紧随着社会进步的脚步,正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致辞时表示,广东省将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文物发掘、保护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大力实施文物保护系列工程,加强濒危文物抢救保护与维修,完善智慧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设施,扩大博物馆免费开放范围,推动岭南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已将发展博物馆事业写入宪法,并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优化博物馆规模布局,形成类型齐全、多元多样的博物馆体系,目前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达到了4692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23倍,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200家左右的速度不断增加,国有博物馆,社会、民营博物馆相互补充,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博物馆体系;推进博物馆服务均等化,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据统计,全国已有4013座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占了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