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之路】
“申遗”之路凝聚了中央、省、市多个部门和众多学者的心血。
2010年3月,《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工程名录”项目正式启动,由国家档案局牵头,最初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所藏档案为主体,其后又增加了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所藏档案。
2014年3月,中国国家档案局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提名表,相关档案名录共11组。
交汇点记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看到,中国申报的两个项目分别为《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申报时间都为201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不参与“世界记忆”计划的评选过程,只是作为中间机构,协调申报者和评审委员会的工作。独立的专家将会通过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决定申报内容的真实性、重要性和独特性。
据了解,评选过程中不需要投票。接到一项申报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会将申报内容发送给注册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让委员们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再转给拥有14个成员的国际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形成最终的推荐意见,并由委员会主席将其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